机读格式显示(MARC)
- 000 01550nam0 2200277 450
- 010 __ |a 978-7-5161-9752-3 |d CNY66.00
- 100 __ |a 20170927d2017 em y0chiy50 ea
- 200 1_ |a “去作者”观念及“作者之死”思潮研究 |A “ qu zuo zhe” guan nian ji“ zuo zhe zhi si” si chao yan jiu |f 张同铸著
- 210 __ |a 北京 |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d 2017
- 215 __ |a 213页 |c 彩图 |d 24cm
- 300 __ |a 本书获得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 (批准号:14HQ015) 2016年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精品著作工程一般资助
- 320 __ |a 有书目 (第204-209页)
- 330 __ |a 本书致力于探讨20世纪西方的“作者之死”思潮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“去作者”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,并指出该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(巴特、福柯、德里达)受20世纪语言学转向之后的语言观的影响,不再把作品归之于神意,而是将其归之于语言,并且注意到了读者的作用,具有非常鲜明的反神学和去中心的革命意义。在指出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反思其不足,这种不足主要是由于其陷入了形而上学的泥沼。要想克服这种不足,既要考虑到社会实践和主体间性,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中的唯我论和独断论进行反思,也要从中国的传统智慧中汲取力量。作者与读者在语言中交流、对话,文本的意义得以确立。作者主体性与读者的主体性是互补的存在,没有哪一个能否定另外一个的存在,从而确立其独断的地位。这与中国文化中的圆融思想是一致的。
- 606 0_ |a 诗歌研究 |A shi ge yan jiu |x 国外
- 701 _0 |a 张同铸, |A zhang tong zhu |f 1975- |4 著
- 801 _0 |a CN |b NSX |c 20180410
- 905 __ |a NJTL |d I106.2/10